|
|
|

党风廉政建设

准确把握政治监督的“四要义”

发布时间:2025-01-06    |   来源: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纪委   |   浏览量:

政治监督的“四要义”是指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和创新监督,这是监督协同性、严肃性、有效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做好政治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跟进监督

跟进监督侧重于强调监督的及时性核心理念就是要把监督挺在前面,落脚点就是要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及时跟进到哪里。对一项重大决策或工作任务开展监督,首先要跟进监督,从部署伊始便介入监督,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检查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避免问题发生以后再后知后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对发现的问题,要持续跟踪落实整改情况,不仅要看当下是否整改到位,还要看后续是否出现反弹。

二、精准监督

精准监督侧重于强调监督的质量与效果监督检查工作要在过程精准和结果高质量上下功夫,要通过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做好每一项工作。精准思维是做好监督工作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具有精准思维,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准滴灌,才能未发全力,却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比如,要精准把握监督的职责、任务、对象和原则,严格按规定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精准使用审查调查措施,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运用“四种形态”,达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全程监督

全程监督侧重于强调监督的覆盖面。全程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全部环节实行全链条监督,进而使权力运行在各道程序都受到有效的控制和约束。就像建设一项工程,从立项到审批再到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嵌入进去开展监督,确保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提前整改,避免事后监督带来的滞后性,这是科学的思维,也是有效的工作方法。全程监督要重点聚焦决策、实施、验收三个关键环节,决策环节重点监督有无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有无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执行环节要有针对性细化监督措施,开展嵌入式监督,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立行立改;验收环节要重点看是否符合党中央要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四、创新监督

  创新监督的关键是要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理顺各监督主体关系,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信息互通、监督互动的局面,不断提升四项监督全覆盖的质量。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室和审查调查室的衔接配合。监督检查室加强对问题线索的核实了解,为审查调查室提供高质量案源,审查调查室把开展案件剖析作为重要任务的同时,注意单位地区政治生态情况,注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监督检查室通报案件情况,移交相关剖析材料,并提出开展监督的意见、建议。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室与派驻机构的协同联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通过联动协作、相互借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协同联动需联动的既包括派驻机构的工作,也包括监督检查室的工作,既包括查办案件,也包括监督检查,做到信息共享、情况互通,加强服务保障,认真办理派驻机构提交协调事项,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室与巡视巡察机构的深度协作。要深化对巡视巡察工作的支持配合,从巡视巡察前的情况通报,人员选派,到巡视巡察中的沟通、协调、协助了解,到巡视巡察后的整改监督成果运用,自觉参与、主动配合、紧密协作,加强巡视巡察成果运用。